2025年7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兰州大学青藏高原人文环境数据智能实验室、甘肃省知识计算与决策智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共同主办的“第33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成功举办。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兰州大学副校长王为分别致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1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以“科技情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思路和方案”为主题,探讨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情报工作如何科学高效地应用与发展AI能力,提升科技情报机构实施AI举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减少盲目性。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强调,随着通用AI快速发展,推动科技情报智能化转型已成行业关键任务,希望通过会议深入研讨交流,凝聚行业共识,探索科技情报事业转型路径,推动创新发展。
张智雄致辞
兰州大学副校长王为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作为西北地区首所现代高等学府,兰州大学116年来坚持“在西部、为国家”的办学理念,在服务西部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兰大现象”。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兰州大学抢抓发展机遇,在类脑计算、气象大模型等特色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学校期待与各界深化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创新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王为致辞
本次研讨会围绕人工智能与科技情报深度融合的“前沿方向”、“关键技术”和“实践探索”三大板块,通过报告交流、圆桌对话、海报展示、先进技术体验区等形式,研讨了人工智能与科技情报深度融合的前沿问题。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姚长青研究员、山东理工大学的曹树金教授、东南大学的漆桂林教授、四川大学的雷文强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的刘炜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周熠教授、同济大学的王昊奋特聘研究员、兰州大学的祝忠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张智雄正高级工程师等作了专家报告。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高校系统、产业界及科技型企业的43位专家学者作了报告交流。
参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研讨会回应了AI时代下科技情报机构智能化发展的路径问题,对于科技情报机构的如何更好地实现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新思路、新方案和新经验。
会议合影